我校开展全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培训之辅导员如何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贯彻落实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提高辅导员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能力,我校对全校辅导员开展心理专业知识培训。2021年9月22日下午,学工处在行政楼2楼第三会议室举行以“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培训之辅导员如何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为主题的培训会议。学工处处长田向阳、心理中心老师陆竞文、学工处相关人员、各学院辅导员等人参加会议。培训会议由学工处处长田向阳主持,附中老师赵宁宁主讲。
培训会议上,赵老师结合多年的心理咨询和学生管理经验,深入浅出地为大家分享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工作技巧。本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心理咨询工作的介绍。
赵老师先以“心理咨询是什么?”“什么人需要心理咨询?”“哪些人可以去看心理咨询?”进行发问,抓住了大家对心理咨询的兴趣点。然后赵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心理咨询的性质,即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与来访者建立真诚良好的咨询关系,并帮助来访者进行自我成长的过程。心理咨询的对象并非是“心理有病”的人,而是针对心理正常的当前面临困惑的或想要进行成长的人群,这有效澄清了大家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误解。
接着,赵老师介绍了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设置和框架:一般来说,心理咨询一周一次,每次50分钟左右;心理咨询分为前期诊断评估阶段、中期治疗会谈阶段、后期巩固告别阶段;保密原则和例外等。此外,赵老师还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心理咨询的几大流派:精神分析、认知行为、家庭治疗等理论,让大家对心理咨询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
第二,介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赵老师根据当前社会发展情况,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大学生处于青年早期,正是“全面社会化的前青春期延续”阶段,他们为全面走向社会而做准备。这一时段,大学生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乡、同学和老师,只身一人来到新的城市和学校,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大的生活事件。在四年的学校生活中,大学生不仅需要抓学业成绩,还要兼顾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并且为自己未来的就业、升学等做准备。在此过程中,大学生面对着种种生活、人际、学习、自我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心理资源予以应对。在此过程中,学生们难免会出现一些符合当前年龄段的常见心理困惑,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都有哪些呢?赵老师结合多年丰富的咨询经历向大家介绍了人际关系困扰、学业压力过大、恋爱情感问题、躯体化、失眠问题、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和恐惧症等问题。在此过程中,赵老师利用具体的案例生动详细地介绍了每种心理问题的基本症状和成因,极大地调动了听众的积极性。此外,赵老师还分享了心理问题识别的根本标准:是否具有现实检验能力,即当事人是否区分想法与现实,这成为辅导员识别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利器。
第三,心理问题学生的识别。
围绕“增强辅导员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能力”的主题,赵老师结合辅导员实际工作情况向大家分享了一些实用的心理问题识别技巧。赵老师强调,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需要多方面收集学生信息,关注学生心理思想动态,重点关注具有以下经历的学生,如:情绪长期低落者、长期躯体不适但无器质性病变者、人际关系严重困扰者、自诉心理压力过大者、长期失眠者、遭遇重大生活挫折者等。
最后,赵老师告诉大家在学生心理工作中也不必提心吊胆,过于焦虑。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是这并不一定会严重阻碍我们的正常生活,只有那些因心理问题阻碍了日常生活、学习等社会功能的学生才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此外,我们的心理也具有一定的自愈能力,轻度的心理困惑会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自行缓解,而不必急于处理。
本次培训的开展,使辅导员们更加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性质和流程,切实增强了辅导员识别和帮助问题学生的能力,也密切了心理咨询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教师的联系,为提升学生心理咨询工作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用户登录